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【茶艺:古代文人生活中的必备雅器】(古代对茶的四种称呼)

2023-08-06 08:00 分类: 基地种植 阅读:441
 
早在古代,茶就有着多种雅号。除了不夜侯、涤烦子、苦口师、清风使等称呼,茶叶还被称之为茗、荈、甘露、余甘氏、琼蕊浆等。在历代文人的生花妙笔下,茶与生活、文化早已融为一体。

不夜侯
这个雅号最早出现在晋代张华的《博物志》中,说明饮茶可以让人少眠。到

了唐代,白居易《赠东邻王十三》诗中也咏道:“驱愁知酒力,破睡见茶功。”深知饮茶益处的晚唐诗人曹邺更在《故人寄茶》诗中直陈饮茶具有“六脏睡神去,数朝诗思清”的神奇功效。因此,到了五代胡峤《飞龙涧饮茶》诗中,茶也就有了“不夜侯”的雅称:“沾牙旧姓余甘氏,破睡当封不夜侯。”

涤烦子
在唐人韦应物《喜园中茶生》诗中,便有“洁性不可污,为饮涤尘烦”之咏。因为茶具有去疲劳、除烦恼的功效,所以渐渐得到了一个“涤烦子”的雅号。这个雅号与常鲁公的一段异国之行有关。唐德宗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,常鲁奉使入吐蕃议盟时,曾烹茶帐中。吐蕃王因问他:“此为何物?”常鲁公答道:“涤烦疗渴,所谓茶也。”“涤烦子”的雅号从此也就流传开来。

苦口师
不过,也有人认为,再好的茶品饮起来,总会带着一点淡淡的苦味,就因为这,晚唐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竟称其为“苦口师”。宋代陶榖《清异录》中曾记载了一则皮光业的佚事:“皮光业最耽茗事。一日,中表请尝新柑,筵具殊丰,簪吠丛集。才至,未顾尊罍而呼茶甚急。”皮光业一到门下,便急索茶饮。于是,下人为他满满斟上一大杯茶水,他当即信口吟诗道:“未见甘心氏,先迎苦口师。”

清风使
清风使这个雅号源于唐代卢全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一诗。诗中提到,当诗人饮到七碗茶时,竟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:“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,蓬莱山,在何处,玉川子,乘此清风欲归去。”到了五代后周时,人们便将“清风使”的雅号印上了铤子茶。《清异录》云:“显德初,大理徐恪见贻卿信铤子茶,茶面印文曰‘玉蝉膏’,一种曰‘清风使’。”

总结起来,茶在古代文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不夜侯、涤烦子、苦口师、清风使等称呼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品茶的精神。茶叶除了具有饮品的功能外,还具有象征意义,茶与生活、文化早已融为一体。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【科普】你的铁壶属于哪种铁揭秘铁壶的实质

绿茶品种推荐:口感鲜美又健康,让你一喝爱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    暂无相关内容

关注我们

    二维码

文章标签

< > Popup Image
返回顶部